外牆翻新拉皮完整指南:從老舊建築到嶄新門面的關鍵工程
發布日期:
為什麼需要進行外牆翻新拉皮?打造安全、美觀、增值的建築外觀
隨著建築年限的增長,不論是住宅大樓、辦公空間或商業店面,外牆都會因風吹日曬雨淋而逐漸老化,出現裂縫、剝落、褪色等問題。此時,「外牆翻新拉皮」就成為維護建築功能與外觀的重要工程。除了讓建築物煥然一新,更關係到結構安全與整體價值的提升。本文將從多個面向說明為什麼建築物需要進行外牆翻新拉皮,並解析其背後的價值與效益。
一、提升建築安全性,防止外牆危害
外牆若長期缺乏保養,常見問題如磁磚脫落、水泥剝離、牆面裂縫等,不僅影響美觀,更可能對路人或住戶造成安全威脅。特別是在台灣地震與颱風頻繁的環境下,建築外牆需具備足夠的結構穩定與耐候性。
進行外牆拉皮能修復破損部位、補強結構基層,從源頭預防外牆掉落等公共安全事故。同時,也能強化牆體的防水與防裂功能,避免水氣滲入牆體造成內部發霉或鋼筋鏽蝕。
二、改善外觀形象,創造煥然一新的視覺印象
建築外觀如同品牌門面,對住宅住戶或商業業主而言,影響極為深遠。一棟年久失修、外牆斑駁的建築,會讓人留下負面印象;相對地,外觀整潔、線條流暢的新拉皮建築,則能讓人耳目一新。
透過拉皮工程,建築物能重新設計外牆樣式,選用現代化材料如金屬板、仿石材、玻璃帷幕等,賦予建築嶄新的視覺風格。不論是住宅社區形象改造,或商辦大樓品牌升級,外牆拉皮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。
三、延長建築壽命,降低長期維修成本
定期進行外牆翻新,可以有效減少日後大規模維修的機率。外牆若未處理微小裂縫或滲水點,長時間下來可能擴大為結構性問題,修復成本將成倍增加。
透過一次性拉皮工程,能全面檢修牆面、修補結構缺陷,並施作耐候性良好的表面材質,讓建築外牆維持穩定的狀態長達10至20年,從長遠來看反而更為經濟實惠。
四、提升房產價值與出租吸引力
無論是自住或投資,建築物的外觀狀況都會直接影響市場評價。舊建築若經過翻新拉皮,不僅美觀度大幅提升,也會讓潛在買家或租客感受到品質升級,自然願意以更高價格承租或購入。
在住宅市場中,外觀整修完整的社區大樓,常常能在同區域中脫穎而出;而在商辦市場中,拉皮後的大樓往往吸引更多品牌企業進駐,提升整體資產收益。
五、因應法規與社區管理需求
部分縣市政府已針對老舊建築外牆安全進行查核,若檢測不合格,屋主或管理委員會將被要求限期改善。此外,許多社區在進行整體拉皮時,也會搭配門禁系統、監視設備、遮雨棚等更新工程,整合提升居住品質。
對於屋齡已逾20年以上的建築,若能主動規劃拉皮工程,不僅可提早因應政府規範,也展現住戶對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視與共識。
六、節能減碳,提升綠建築表現
現代外牆拉皮工程,越來越強調「節能」與「環保」概念。例如選用具有隔熱效果的材質,或採用低VOC(揮發性有機化合物)的塗料,能有效降低室內空調負荷,達到節能減碳效果。
部分翻新還會搭配太陽能板、綠色植生牆或雨水收集系統設計,讓老建築也能邁向綠建築的永續指標。
外牆拉皮常見工法與材質解析:打造耐久又美觀的新外觀
在建築物年久失修、外觀老舊的情況下,「外牆拉皮」已成為翻新改造的重要工程之一。透過適當的工法與材質選擇,不僅可以恢復牆面結構穩定,還能為建築換上新風貌。然而,面對市面上眾多施工技術與材料,許多屋主或社區管委會常感到不知如何選擇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外牆拉皮的常見工法與對應材質,幫助您在翻新決策時做出最合適的選擇。
一、常見外牆拉皮工法介紹
1. 高壓水洗與重新粉刷
這是最基本也最經濟的外牆拉皮方式。首先利用高壓水柱清潔原有牆面,去除表層污垢與鬆脫塗層,再重新上底漆與面漆。適合牆面結構良好、無明顯剝落的建築。
優點: 成本低、工期短
缺點: 拉皮效果有限,維持年限較短(約5–8年)
2. 磁磚重貼或補強
針對原本就有磁磚外牆的建築,若出現局部脫落或空鼓,可選擇局部補貼;若整體老化嚴重,則需全面打除重貼。施工時須使用強力黏著劑與彈性填縫劑,以提高黏著力與防水性能。
優點: 耐候性強、整體美觀
缺點: 工程繁瑣、費用較高
3. 乾式外牆系統(鋁板/金屬板)
乾式施工指的是不需使用水泥砂漿,以乾掛方式將鋁複合板、不鏽鋼板或金屬造型板固定於牆體外層。這類工法常應用於現代辦公大樓或高樓建築。
優點: 現代感強、保養簡單、防火隔熱效果佳
缺點: 價格高、需專業設計與安裝
4. 石材薄貼/乾掛工法
高端建築常採用天然石材如花崗岩、大理石等作為外牆飾面。薄貼工法適用於低樓層建築,若為高樓或重磅石材則多採用乾掛系統,以不鏽鋼配件固定,強化安全性。
優點: 高質感、耐久性極佳
缺點: 成本高、重量重、需考量結構承載力
5. 仿石塗料噴塗
使用具有石材顆粒質感的特殊塗料(如多彩漆、真石漆),噴塗於牆面後可達到類似石材質感的視覺效果。是近期流行的經濟型拉皮工法。
優點: 較石材便宜、樣式多變、施工彈性高
缺點: 質感略低於真石材,耐候性需視產品品質而定
二、常見外牆拉皮材質分析
1. 水泥砂漿與彈性塗料
傳統塗刷方式結合防水與彈性塗料,可提升牆面抗裂能力。常用於公寓、老舊住宅翻新。
特性: 適用性高、價格親民,但對抗紫外線與污染需定期保養。
2. 陶瓷磁磚
具高耐候性、易清潔且圖案多元,常用於公寓或中高樓建築。
特性: 質感佳但有脫落風險,施工技術要求高。
3. 金屬板材(鋁複合板、不鏽鋼板)
現代商業建築常見材質之一,能打造俐落時尚外觀。
特性: 輕量、防鏽、色彩多變,但造價相對較高。
4. FRP纖維板或玻璃纖維建材
新興的環保建材,具備輕質、強度高與耐氣候特性,適用於特殊造型拉皮工程。
特性: 外觀現代化,可塑性高,但施工成本略高。
5. 多彩漆/真石漆
以合成樹脂混合天然石粉製成,模擬石材質感並增加牆面立體感。
特性: 美觀經濟、抗污染、維護簡單,是許多住商混合建築的首選。
三、如何選擇適合的工法與材質?
選擇工法與材質需根據以下幾個條件綜合評估:
- 建築樓層高度與結構強度:高樓建築需注重耐風性與安全性。
- 原有牆面狀況:是否有嚴重剝落或結構問題。
- 預算範圍:從經濟型(塗料)到高端型(石材、金屬板)皆有選擇。
- 預期維護週期:希望每隔幾年保養一次,或希望一次翻新可維持10年以上。
- 外觀設計風格:傳統、現代、自然或仿古風格皆有對應方案。
外牆拉皮施工流程解析:一步步打造堅固又亮眼的新門面
隨著建築年限增加,不少大樓、社區與商業空間開始面臨外牆老化、剝落、滲水等問題。為了確保建築安全與美觀,「外牆拉皮」成為翻新工程中的重要項目。不過,許多人對其實際施工流程不甚了解,導致在評估廠商或規劃預算時產生疑慮。本文將為您完整解析外牆拉皮的標準施工流程,讓您從規劃到完工都能安心掌握每一步。
一、前期評估與規劃階段
1. 建築狀況檢測與現勘
施工前,需先由專業技師對建築外牆進行檢測,包括:
- 體檢磁磚是否空鼓或脫落
- 判斷是否有滲水、裂縫、鋼筋外露等問題
- 評估結構穩定性與需不需要補強
透過這些檢測資料,能作為後續工法選擇與工程預算的重要依據。
2. 設計規劃與樣式確認
根據檢測結果及業主需求,設計師會提供拉皮設計草圖與材質建議。例如:
- 改用金屬板材、石材或仿石塗料
- 顏色搭配與整體視覺設計
- 是否需搭配雨遮、招牌、照明一併設計
此階段亦會評估施工期程、是否需報建、申請施工許可等行政流程。
二、正式施工流程說明
1. 搭設鷹架與防護設施
安全是拉皮工程的第一要務。施工單位會先在外牆周圍搭設鋼構鷹架,並加裝防墜網、施工布等設施,確保工人與行人安全。
注意事項: 若為高樓或市區建築,還需申請道路占用或施工公告。
2. 表面處理與問題修復
完成鷹架架設後,施工團隊會對原有外牆進行處理,包括:
- 清洗牆面(高壓水槍或砂磨)
- 打除剝落或鬆動的磁磚、粉刷層
- 補修裂縫、滲水處與結構缺陷
- 若有鋼筋鏽蝕,需進行除鏽與防鏽塗料處理
這些基礎處理將大幅提升後續拉皮效果與耐用性。
3. 主體施工:拉皮工法執行
根據前期設計決定的工法與材質,進行主體施工作業:
- 塗料類拉皮:施作底漆、彈性塗料、仿石塗料等,採多道塗層施工。
- 磁磚或石材貼附:以高強度黏著劑與填縫劑進行黏貼作業,並以十字架固定對齊。
- 乾式金屬板安裝:焊接或螺絲固定龍骨架,鋁板以乾掛方式裝設於牆面。
此階段為工期中最關鍵的一環,需確保施工品質與對位精準。
4. 細部裝修與清潔整理
主體完工後,會進行下列收尾工程:
- 對接縫、收邊處理
- 裝設排水設施、滴水線
- 清理牆面殘膠與施工粉塵
- 清除鷹架並整地
整體外觀於此階段呈現完成面,進入驗收準備。
三、驗收與保固階段
1. 初步驗收與問題修正
由業主或監造單位針對外觀、結構、細部接縫等進行初步檢查。若有不符預期處,施工單位會即時修正。
2. 提供保固文件與維護建議
合格廠商會提供1至5年的拉皮保固,並建議定期清洗、檢查接縫與塗層狀況,延長使用年限。
四、常見外牆拉皮工期與施工注意事項
- 一般中型住宅大樓:工期約為30~60天不等。
-
施工期間注意事項:
- 通知住戶施工日期與進度
- 安排施工期間防塵、防噪措施
- 如遇颱風或雨季,需有防護措施並視情況延後進度
拉皮翻新的價格與費用影響因素:預算規劃必懂的關鍵指南
當建築物外觀老舊、磁磚剝落、牆面滲水,許多屋主與社區管委會都會考慮進行「外牆拉皮」翻新工程。不僅能讓建物煥然一新,更能強化結構安全與提升房產價值。然而,外牆拉皮的報價常讓人摸不著頭緒,從幾十萬到上百萬都有可能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影響拉皮翻新價格的關鍵因素,協助您掌握合理預算與選擇合適方案。
一、影響拉皮費用的主要因素
1. 建築物高度與施工面積
建築物的樓層越高、外牆面積越大,施工難度與所需工時也隨之增加,這將直接影響鷹架搭建與人工成本。以一般五層樓建築為例,外牆面積可能超過300坪,與一層樓透天厝相比,價格將高出許多。
費用影響:
- 每坪價格約落在 NT$1,500~NT$4,500
- 高樓大廈需額外設備(如吊籃、電動升降機)
2. 原有牆面狀況與修補程度
若牆面已有大量空鼓、磁磚脫落、裂縫滲水等問題,施工前必須進行全面打除、結構補強與防水處理,這類基礎工程的成本常被忽略,實則佔據總預算的20%以上。
費用範圍參考:
- 補裂縫、防水、打除舊磚:每坪 NT$500~NT$1,200 不等
3. 選擇的拉皮工法與材料種類
不同施工工法與使用材質,其價格差異相當明顯。舉例如下:
工法/材質 |
每坪單價(約) |
特性與說明 |
---|---|---|
高壓清洗+重新塗裝 |
NT$1,200~2,500 |
經濟型、適合狀況良好之建築 |
磁磚重貼 |
NT$3,000~5,000 |
耐久美觀、施工繁複 |
仿石漆、多彩塗料 |
NT$2,000~4,000 |
視覺效果佳,施工彈性大 |
金屬鋁板乾式施工 |
NT$5,000~10,000 |
高樓與商辦常用,現代感強 |
天然石材乾掛 |
NT$8,000~15,000 |
質感高端,需結構支撐力足夠 |
4. 鷹架、施工安全與防護成本
所有拉皮工程皆需搭設鷹架與安全措施。若施工地點臨近馬路或為高樓層建築,還須加設施工布、防墜設施與保險等,也會反映在報價中。
估算參考:
- 鷹架與安全設施費用約佔總工程費10%~15%
5. 工程規模與施工期程
若為整棟大樓統一進行外牆翻新,廠商通常可提供更優惠的單價;但若僅做局部、獨棟或時間急迫的工程,則可能產生「小案高價」的現象,須特別注意預算控管。
建議:
- 以「整體統包」或「長期合作」方式議價,可降低單位成本
6. 地區與廠商報價差異
不同地區的人工、材料與營運成本有所不同,台北地區相對較高,而中南部則略為便宜。此外,廠商的品牌、規模、是否含設計監造、售後保固等,也會影響報價。
建議:
- 一定要貨比三家,並索取詳細報價明細表比對
二、拉皮費用計算簡易範例
以一棟四層樓透天住宅為例:
- 外牆總面積約100坪
- 採用磁磚重貼+局部防水補強
- 含鷹架、安全設施、清運、人工
估算總費用:
NT$100坪 × NT$3,500(每坪均價)= NT$350,000
加上預備金與突發項目,整體約落在 NT$35萬~40萬元之間
三、如何控制預算並避免超支?
- 明確列出施工項目與數量,避免被動追加項目費用
- 要求廠商提供細項報價單與施工進度表
- 選擇具有保固機制與專業經驗的廠商,保障後續品質
- 預留10%~15%的預算彈性,以因應天氣、材料波動等變數
外牆拉皮相關法規與注意事項:工程前必懂的法律與施工關鍵
隨著建築物逐年老化,外牆拉皮翻新成為社區大樓、商辦建築與老屋維護的重要工程之一。不過,這類施工涉及公共安全、鄰損風險及都市法規,稍有疏忽就可能違法或引起糾紛。為了確保工程順利進行,了解外牆拉皮相關的法規與注意事項,是每位業主、管委會與承包商必須掌握的基本功。本文將為您解析外牆拉皮的法律規範、申請流程及實務上的施工注意事項,幫助您安心合法施工。
一、外牆拉皮前需申請的相關法規依據
1. 建築法規與報建規定
根據《建築法》及各縣市政府規定,外牆拉皮若牽涉下列情形,就必須依法申請報建或補辦使用執照:
- 更換或新增外牆材質(例如磁磚變更為金屬板)
- 外觀立面改變結構(如增設飾板、雨遮、遮陽板)
- 建築物位於文化資產、古蹟或都市設計管制區
建議步驟:
- 向建築師公會或設計公司諮詢
- 向當地建管處申報「變更外觀使用執照」
- 等待審查通過後再進行施工
2. 管委會與住戶同意門檻
根據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》第16條,若拉皮工程影響大樓外觀,需經區分所有權人過半數及其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以上的同意。
實務重點:
- 拉皮計畫須於管委會或區權大會提案
- 建議由設計單位協助繪製模擬圖,加強說服力
- 建議製作「投票表決同意書」以留下法律依據
3. 占用道路或人行道須申請臨時使用許可
若施工期間需搭設鷹架、吊車或占用騎樓與車道,必須向所在地區的市政府或區公所提出臨時占用道路申請,並依規定設置警示與防護設備。
4. 勞工與公共安全相關規範
依《職業安全衛生法》規定,高空作業需:
- 設置防墜裝備與護欄
- 使用經檢驗合格之鷹架或吊籃
- 落實施工人員安全教育訓練
若施工過程中發生意外,未依規定執行安全措施,業主與施工廠商皆可能面臨罰鍰或法律責任。
二、施工實務上的注意事項
1. 明確訂立契約與驗收條款
與廠商簽訂拉皮合約時,應載明以下重點內容:
- 施工範圍與詳細項目
- 材料規格、工期與工法
- 驗收標準與付款進度
- 保固年限與維修條件
- 若發生鄰損或事故的責任歸屬
建議: 可請設計監造單位協助審查合約,降低風險。
2. 通知鄰近住戶與制定施工公告
拉皮工程常伴隨噪音、粉塵與交通占用,施工前應提前公告施工期程,並主動與鄰戶協調,避免爭議。
可行措施:
- 張貼施工告示牌
- 安裝防塵網與防噪板
- 安排特定時段進行高音作業(如鑽孔)
3. 定期監工與品管檢查
施工過程中應定期拍照存證,並由監造單位進行工項確認與品質查驗,確保工法與材料符合原設計。
4. 留意工期與天氣變化
拉皮工程多為戶外施作,若遇梅雨或颱風季節,可能影響施工進度與材料乾燥時間,建議在排定工期時預留彈性。
三、常見違規與糾紛案例提醒
- 未經申請就改變立面:可能遭主管機關開罰並勒令恢復原狀
- 施工造成鄰損未處理:恐遭鄰戶提告求償
- 管委會未經合法決議擅自施工:住戶可提起異議或停止施工
- 施工品質不良,完工即剝落:無驗收與保固機制,後果難以追究
案例分享:成功外牆拉皮改造的實例,讓老建築重獲新生
外牆拉皮不僅是建築外觀的翻新,更是提升安全性與價值的關鍵工程。許多老舊建築在完成拉皮工程後,不僅改善了形象,也帶動了住戶回流、房價上升與社區認同感。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外牆拉皮的實際效果與改造價值,本文特別精選三個成功改造案例,從住宅、商辦到社區大樓,全面展示拉皮工程的實質效益。
案例一:30年老社區大樓重獲新生,外牆翻新提升整體房價
地點:新北市中和區 | 類型:20層住宅大樓 | 工程時間:約3個月
問題概述:
該社區建於1990年代初期,外牆多為馬賽克磁磚,但經年風雨導致磁磚大面積剝落、外觀斑駁不堪,甚至有磁磚掉落危及行人安全。社區房價明顯低於同區段,租售市場反應不佳。
改造方式:
管委會與設計團隊討論後,決定以仿石塗料進行全面拉皮,搭配防水補強與鋁窗更新,整體色系採用灰白系,營造現代簡約感。過程中並同步改善排水與照明設施。
成效與反饋:
- 改造後3個月內,房價平均上漲12%
- 空屋率降低,吸引年輕首購族進駐
- 住戶普遍反映居住環境提升、安全感增加
關鍵成功要素: 社區共識凝聚力強、選擇耐久塗料、視覺風格統一
案例二:傳統商辦翻轉企業形象,吸引品牌進駐
地點:台中市西屯區 | 類型:商業辦公大樓 | 樓層:12層 | 工程時間:約4.5個月
問題概述:
該商辦位於七期邊界區域,外牆為老舊玻璃帷幕混搭褐色瓷磚設計,風格過時,且玻璃部分因結構鬆動出現漏水問題,導致部分樓層長期空置。
改造方式:
業主與建築師團隊規劃以金屬鋁板+Low-E玻璃帷幕進行乾式拉皮,並同步施作LED外牆照明系統,夜間視覺辨識度提升。工程全程無需拆除原牆體,避免干擾租戶。
成效與反饋:
- 改造後半年內出租率提升至95%以上
- 成為附近唯一採現代外觀風格之商辦,租金單價成長18%
- 多家科技新創企業主動洽談進駐
關鍵成功要素: 現代化設計思維、乾式施工降低干擾、明確品牌定位策略
案例三:老舊透天自住宅拉皮翻修,打造類豪宅視覺
地點:台南市永康區 | 類型:透天厝(4層樓)| 工程時間:約2個月
問題概述:
屋主為二代接手自用住宅,房屋雖結構穩定,但外觀老舊、磁磚剝落且缺乏統一風格,常被誤認為出租套房,難以彰顯屋主的品味與居住價值。
改造方式:
設計團隊選擇以天然石材乾掛搭配仿清水模塗料,打造現代日式極簡風格,同步更新門窗、陽台鐵件與圍牆立面。整體施工採分區進行,避免干擾屋主日常生活。
成效與反饋:
- 屋主與鄰居都對煥然一新的外觀讚譽有加
- 改造後成為街道上最具視覺焦點的住宅
- 據估房價提升約20%,並成功塑造品牌感居家
關鍵成功要素: 結合個人美學、整體風格規劃、細節施工精緻度高
外牆拉皮讓老建築重獲新生,安全、價值、美觀一次到位
隨著都市發展日新月異,建築物的壽命也不斷延長,但老舊建物面臨的問題卻逐漸浮現。磁磚剝落、牆面龜裂、外觀老舊……這些不僅影響視覺美感,更關乎居住安全與房地產的市場價值。面對這些挑戰,「外牆拉皮」成為老建築翻新的最佳解方,不只是外觀修飾,更是一次兼具防護、美化與資產升級的全方位改善工程。
一、讓建築外觀煥然一新,重塑城市風貌
老舊建築若不進行適時翻新,容易在街景中顯得突兀、黯淡無光,進一步降低整體地段形象。透過外牆拉皮,可針對不同建築風格量身打造全新門面,不論是現代極簡、仿石自然、工業風格或地中海風格,皆能透過材質與設計語言重塑視覺主張。
城市更新不必大拆大建,拉皮翻新就是一種「輕改造、大變身」的實踐方式。它讓都市空間更有秩序感,也讓住戶對建築產生再認同,強化社區凝聚力。
二、提升建築安全性與結構保護力
許多屋齡超過20年的建築,外牆磁磚出現空鼓、脫落甚至鋼筋外露的現象,這些都潛藏著龐大的公共安全風險。外牆拉皮工程從基礎檢測開始,進行結構修補、防水處理與新材覆蓋,有效延長建築壽命並減少未來的維修次數。
選用耐候性高、防火、防霉與隔熱性能佳的材質,不僅提升整體安全等級,也改善室內舒適度,可謂內外兼顧。
三、促進房產價值與市場競爭力
外觀是買家與租客接觸建築的第一印象。老舊外觀常讓人產生「年久失修」的觀感,進而拉低房價或租金。但一旦進行外牆拉皮,不僅外觀煥新,更讓潛在買家感受到業主對建物維護的重視。
根據不動產市場統計,經過外牆翻新的建案,平均房價可提升10%至20%不等,而且租售速度明顯加快,對業主而言是一項兼具美學與報酬的長期投資。
四、營造社區認同與居住自豪感
在集合住宅或商辦大樓中,整體外觀不僅影響個別戶別價值,也象徵整體社區的管理品質。當社區透過共識推動拉皮工程,不只是翻新了外牆,更提升了住戶對於「家」的歸屬感與認同感。
整潔美觀的建築外觀,不僅讓住戶更願意長期居住,也有助於吸引高品質的新住戶進駐,創造良性社區循環。
五、結合綠建築與永續概念,邁向節能未來
現代的外牆拉皮工程早已超越單純美化功能,許多設計團隊會結合節能與環保概念,選用低VOC塗料、仿石塗料、光觸媒、自潔塗層等綠建材,甚至搭配植生牆、太陽能板、遮陽設計,讓老建築邁向綠建築標準。
透過這樣的升級設計,不僅對環境友善,更能有效降低能源耗損與維護成本,實現節能減碳的同時提升建築效益。
六、從設計到施工,專業規劃是關鍵
拉皮工程涵蓋設計、法規、施工、驗收與保固多個環節,非單一施工行為可達成。成功的外牆拉皮需仰賴專業建築師與合格廠商的通力合作,從初期結構評估、風格設計、材質挑選,到施工監控與售後服務,每一環都需精準執行,才能確保品質與成果。
因此,選擇有實績、有保固、有完整服務流程的團隊,是外牆拉皮工程成功與否的關鍵。
結語:讓老屋煥發新生命,從外牆拉皮開始
老建築不等於舊生活,適時的外牆拉皮不僅能延長建築壽命,更能為社區帶來新的視覺焦點與活力。無論是自用住宅、出租資產,還是企業辦公場所,一場成功的外牆翻新工程,將為建築注入全新的價值與生命力。
如果您正準備進行外牆拉皮,不妨從評估建物現況、了解法規、設定預算開始,並交由專業團隊協助規劃設計。讓建築從「舊」中蛻變成「新」,從「修復」走向「升級」,一磚一瓦,重新定義城市的美好風景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