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視櫃深度怎麼抓?尺寸、走線與收納一次懂
發布日期:
同一台電視,換一組更聰明的電視櫃,體感差很多。深度太淺,機上盒與線材塞不進;太深又占空間、視覺笨重。
與其憑感覺,不如用設備尺寸→深度與高度→走線與散熱→門片與收納四步驟,精準規劃一次到位。
影音櫃深度怎麼抓?三段式基準一次搞懂
影音櫃的深度設計,直接影響 電視、遊戲主機、機上盒與家庭劇院設備 的散熱與收納便利性。
以下整理三種常見需求對應的最佳櫃體深度。
輕設備收納(30–35 cm 深度)
適合放置:機上盒、路由器、Soundbar、小型電器。
-
櫃體深度:30–35 cm(含背板至門片)。
-
走線設計:背板預留 20–30 mm 走線槽,或採「局部無背板」。
-
搭配建議:牆掛電視+浮動層板最省空間。
標準影音設備(40–45 cm 深度)
適合放置:藍光播放器、遊戲主機、NAS。
-
櫃體深度:40–45 cm,有效深度需 ≥38–40 cm。
-
走線空間:機艙後方保留 50–80 mm,方便轉接與收納多餘線材。
-
最佳應用:一般家庭影音櫃、遊戲區配置。
重裝家庭劇院(50–60 cm 深度)
適合放置:AVR 擴大機、低音單體、專業影音設備。
-
櫃體深度:50–60 cm,滿足大型設備需求。
-
散熱需求:設備背後至少留 70–100 mm,確保散熱與接頭空間。
-
設計公式:
設備深度 + 接頭彎折 40–70 mm + 散熱 30–50 mm = 櫃內有效深度
電視高度與電視櫃檯面設計:視覺黃金比例一次掌握
想要客廳看電視更舒適,不只要挑對螢幕大小,更要注意 電視高度 與 電視櫃檯面尺寸。
以下提供黃金比例建議,讓你長時間追劇或打電動也不痠脖子。
電視中心高度:對準坐姿視線最舒適
-
最佳高度:坐姿眼高(約 95–110 cm) ≈ 電視畫面 下 1/3 到中心點。
-
設計原則:避免電視過高或過低,長時間觀看容易造成頸部與肩膀痠痛。
-
適用範圍:沙發區、客廳影音空間。
電視櫃檯面高度:依使用情境調整
標準矮櫃(45–55 cm)
-
最泛用的電視櫃高度。
-
搭配一般電視機或收納需求,比例最和諧。
中置喇叭需求(55–65 cm)
-
若配置 家庭劇院中置喇叭,建議電視櫃檯面再提高一些,音效與視覺更居中。
壁掛電視(35–45 cm)
-
電視掛牆時,櫃體可降至 35–45 cm,讓 視覺更輕盈,也能留出更多牆面設計空間。
設備艙與散熱設計指南:影音設備櫃不再悶熱降速
打造 家庭劇院或影音設備櫃,最容易忽略的就是「散熱與承重」。
若沒有良好的設備艙規劃,不僅可能讓 主機降速、NAS 壽命縮短,還會影響觀影體驗。
以下提供專業建議,讓你的設備艙穩定又耐用。
進風與出風:確保對流循環
-
進氣設計:機艙前方或門片下緣留 5–10 mm 縫隙,保持冷空氣進入。
-
出氣口:背板或頂板做 透氣孔/百葉,形成「下進上出」的自然對流。
-
避免密閉:全封閉的設備櫃容易積熱,建議至少保留 單面通風。
主動散熱:高發熱設備必須加強
-
適用設備:家庭劇院 AVR、遊戲主機、NAS 等高發熱元件。
-
風扇建議:安裝 80–120 mm 靜音風扇,使用 5V/12V 低速模式,降噪同時帶走熱氣。
-
風道規劃:建議將風扇設於 背板或頂部,避免直吹設備表面。
承重與避震:保護設備穩定運行
-
重機下置:重型功放、低音單體等放在櫃體下層,降低重心。
-
層板承重:每層至少 20–30 kg;跨距 ≤80 cm,避免長期下彎。
-
避震措施:層板加橡膠墊或避震墊,降低機械共振。
影音設備櫃走線設計全攻略:一次安裝,未來更好加線
在規劃 影音櫃走線設計 時,若能提前考慮電源、網路與檢修方式,就能避免日後設備升級時大費周章。
以下提供專業級線路規劃建議,讓你的 家庭劇院布線 更整潔耐用。
電源與訊號插座:預留充足才安心
-
電源設計:背牆建議預留 雙電源回路,分別供應電視與主機,避免過載。
-
訊號插座:至少設置 2–4 個弱電端口(網路、光纖、天線),確保未來擴充方便。
線槽與檢修:便於整理與維護
-
可拆背板:讓線路整理、檢修更容易。
-
線材管理:搭配 理線扣、魔鬼氈,保持內部整齊。
-
穿線孔設計:建議左右兩端各設一個 Ø60–80 mm 穿線孔,方便進出線路。
餘長與拉拔:避免拉扯損壞
-
線材餘長:隱藏 30–50 cm 線材餘長,方便設備抽出維護,不會拉扯斷裂。
-
牆掛電視走線:牆內管徑 ≥25 mm,能讓 HDMI 等端子順利通過,不怕卡線。
影音櫃門片設計與遙控解決方案:美觀與功能一次兼顧
在規劃 影音櫃門片設計 時,除了美觀,還要考慮 散熱、遙控訊號與使用便利性。
以下提供專業建議,讓電視櫃在整齊美觀的同時,也能保持影音設備順暢運作。
門片材質與設計
-
實心門+隱藏透氣設計:在門片內側加入百葉或打孔,外觀看起來整齊簡潔,同時保留散熱。
-
金屬沖孔/網孔門:紅外線遙控穿透佳、風阻低,適合需要強效散熱的影音櫃。
-
玻璃門:遙控無阻礙,但容易反光;建議選用 霧面玻璃或茶色玻璃,兼具質感與功能。
開合方式與五金配置
-
鉸鍊門片:搭配 緩衝鉸鍊,避免關門時噪音與撞擊。
-
滑門設計:使用 培林滑輪+下導向,確保推拉順暢不自滑。
遙控訊號解決方案
若影音櫃採全密閉門片,遙控訊號容易受阻,可以安裝 IR 延伸器或紅外線轉發器,讓設備依然能精準接收指令。
專業小提醒
-
門片設計需同時兼顧 散熱、遙控與耐用度。
-
若家中影音設備較多,建議結合 網孔門+IR 轉發,效果更穩定。
-
驗收時檢查:門片開合是否順暢、遙控訊號是否流暢無延遲。
影音櫃抽屜設計與收納技巧:小物不外露,空間更整潔
在電視櫃或影音櫃的收納規劃中,抽屜設計 是影響整體整潔度的關鍵。
只要掌握正確的尺寸與分類技巧,就能讓遙控器、線材與文件都各就各位,畫面乾淨又高效。
抽屜尺寸建議
-
常用寬度:40、60、80 cm,適配不同櫃體模組。
-
常見淨高:10、16、22 cm,分別適合小物、日常雜物與體積較大的收納需求。
-
全拉式滑軌:方便取物,內部空間完全利用。
小物收納與分類
-
遙控器、電池、線材 → 建議使用抽屜分類盒,避免混亂堆疊。
-
保固卡、說明書 → 專屬文件抽,重要文件集中好找。
-
日常雜物 → 以淺抽搭配收納盒,維持一目了然。
開放格與隱藏收納比例
-
開放格建議 ≤30%,用於展示裝飾品或常用設備。
-
隱藏式抽屜與門片 ≥70%,將雜物收納起來,視覺最乾淨。
結論
好用的電視櫃,先從設備尺寸與散熱出發,再落到深度與高度,最後處理走線與門片。
記住三句話:深度按設備分級、前進後出要通風、走線留腔+可拆背板。
照本篇數據施工,日後升級、清潔、加設備都更省心。
FAQ|常見問題
Q1:家裡空間小,可以用 30 cm 深嗎?
可以,前提是設備選薄型機上盒/路由器為主;重機改外擺或另做深艙。
Q2:壁掛電視還需要深電視櫃嗎?
不一定。可做淺櫃 30–35 cm+側立深艙(40–45 cm)放主機與 AVR。
Q3:門片全關會不會影響遙控?
會。改網孔/百葉/玻璃或加IR 轉發器即可。
Q4:散熱一定要裝風扇?
被動通風做得好可不裝;若有AVR/主機/NAS長時運作,加低速靜音風扇更穩。
Q5:插座要幾個才夠?
建議6–8 孔起跳,並分強弱電;路由/NAS 建議UPS 或延長線帶突波。
Q6:Soundbar 放檯面還是壁掛?
皆可。壁掛可減反射、留檯面;檯面放時記得離電視下緣 5–8 cm。
Q7:櫃體材質怎麼選?
系統板 E1/E0 低甲醛、ABS 封邊耐用;門片可選霧玻/網孔提升通風與質感。
Q8:要不要做開放格展示?
可,但≤30% 面積,並與設備艙分區,避免散熱互相干擾。
►以下還可以帶您瞭解,目前室內設計還有哪些風格,一次帶您看透透!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追尋佗寂風的生活美學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極簡風的現代居家空間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格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啟工業風之個性美學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興獨特魅力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格的層次交織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的低調與平靜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無印風的簡約自然純粹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地中海的浪漫海洋空間